| 鑒定情況 | STR鑒定正確 |
|---|---|
| 細胞別名 | SNU16; NCI-SNU-16 |
| 種屬來源 | 人 |
| 組織來源 | 胃 |
| 疾病特征 | 胃癌 |
| 細胞形態 | 上皮樣 |
| 生長特性 | 懸浮生長 |
| 培養體系 | RPMI-1640+10% FBS+1% P/S |
| 培養基等級 | 1 |
| 特性簡介 | SNU-16 是一種表現出上皮形態的細胞系,于 1987 年從一名 33 歲女性亞裔胃癌患者化療前的腹水中分離出來。在癌癥研究中使用這些細胞。該系是從化療前采集的細胞建立的。SNU-16 細胞對 VIP 受體呈陽性,但缺乏胃泌素受體。 該系是從化療前采集的細胞建立的。在 N-myc、L-myc、myb 和 EGF 受體基因中沒有發現擴增或重排的證據。c-myc 原癌基因被擴增,但表達的 c-erb-B-2 RNA 與其他細胞系相當。以下基因沒有表達:N-myc、L-myc、c-cis、IGF-2 或胃泌素釋放肽。細胞表達表面糖蛋白癌胚抗原 (CEA) 和 TAG-72。細胞是左旋多巴脫羧酶 (DDC) 陽性。 |
| 傳代比例 | 1:2-1:6,每2-3天換液一次 |
| 傳代周期 | 24-36 h |
| 培養條件 | 氣相:95%空氣+5%CO2,溫度:37℃ |
| 凍存條件 | 60%基礎培養基+30%FBS+10%DMSO,液氮儲存 |
| 質量檢測 | 細菌、真菌、支原體檢測均為陰性 |